08月22日電 郭偉峰:中國臺灣網、中國評論新聞網、新浪網的網友們,各人好!接待來到高朋談天室。本日(8月21日)我很僥幸可以或許與列位高朋一塊兒,和網友們分享我們15年前經驗過的一次樂成與喜悅。15年前,新華社記者范麗青和中新社記者郭偉峰,為“閩獅漁事件”事件入島采訪,拉開了兩岸新聞雙向交換的序幕。為了眷念這個汗青性的事件,進一步促進兩岸新聞交換,中國臺灣網連系新浪網,中國評論新聞網,特邀事件的親歷者——本來新華社海內部副主編、記者,此刻是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的范麗青;本來《中國時報》的總編輯,此刻《中國時報》團體的常務董事、《時報周刊》董事長、中天電視董事黃肇松;本來《中國時報》副總編輯,此刻《中國時報》副總編輯兼編緝俞雨霖,來到談天室與各人一塊兒座談。
1991年8月12日,因為臺灣與福建的漁民產生了一次糾紛,范麗青和我到臺灣去采訪被扣押的福建漁民。在臺灣,邀請我們和歡迎的是臺灣一個著名的報紙,叫《中國時報》,其時是黃肇松、俞雨霖詳細執行的。所以我們四位是兩岸新聞交換,出格是雙向交換第一步的配合邁進者。
應該說15年前我們互相之間是生疏的,可是15年后的本日我們親如兄弟姐妹,15年前的點點滴滴我們此刻都是念茲在茲,所以在開場的時候,我想我們四位參加者照舊配合回想一下當年吧。因為兩岸新聞雙向交換的第一步是很艱巨的,個中最大的一個問題,就是互相之間是完全生疏的,甚至是互相猜忌的。所以在15年前,這一步走得很是不容易。
首先我請原新華社記者范麗青回想當年。
范麗青:我其時在出機場的時候曾經說了一句話,叫“這一步走得很是的艱巨”。功效臺灣媒體第二天都大幅報道我的這句話。
其實,我以為其時兩岸距離40多年,臺灣一直到了1987年開放公眾赴大陸探親今后,才開始有一些公眾跨入大陸;而大陸方面,在誰人時候根基上就沒有人可以踏入臺灣,除了少量的、有個體去探親、奔喪的非凡環境以外。新聞原來是應該走在最前頭的,其時各人對新聞交換也很是的向往,不管是臺灣方面的媒體同行照舊我們這邊的新聞從業者,各人都很等候什么時候能讓兩岸的記者可以自由地往來,自由地采訪。
在1991年的時候,原先也組了團,當時臺灣記者已經到大陸來采訪過了,但是由于各種原因,誰人團一直就不能成行,誰人時候我跟郭偉峰就是團組的成員之一。當時候我們心里都以為特遺憾的時候。厥后,呈現了這么一個契機,這個契機也很偶爾。因為兩岸漁民老在海上打魚的時候產生漁事糾紛,又引起了大陸漁民為了索賠,到臺灣漁船上去搬對象,功效臺灣的漁政打點方面就趕來,把大陸漁民都抓走了,然后以“海盜罪”這么一個罪名來告狀。然后漁民又以為他們很冤枉:我們基礎就不是海盜,我們是因為漁網受了損失,我們要索賠!
在這個環境下,大陸方面就抉擇派紅十字會的曲折先生,其時是中國紅十字會的副秘書長,跟莊仲希先生兩小我私家到臺灣去看望漁民。同時申請我們有兩個記者隨行,因為這個工作,才促成了我跟郭偉峰兩小我私家第一次到臺灣去采訪。
這赴臺之路長短常曲折的,曲折副秘書長到了香港今后,臺灣方面因為有一些工作沒有談清楚,又阻止了他,不讓他赴臺。最后釀成了我們記者兩小我私家首先踏上臺灣,所以其時很是的驚動。說實在的,一共我們在臺灣待了10天,前7天根基上是我們兩小我私家本身在島內舉辦采訪,給我印象很是很是的深刻。
我記得黃肇松先生,其時跟俞雨霖先生兩小我私家到機艙口接我們,一出機艙口我們兩個就被嚇呆了:一兩百個記者圍在哪里堵著我們,路都走不動。或許有一兩百米的樣子走了40分鐘,我們四小我私家被媒體的發話器、鏡頭啊什么的困繞的密密麻麻的,寸步難行,還要靠機場的警管方面的人員幫我們開道,每走一步沒準兒哪個記者就被踩倒了。有一個記者的相機都摔壞了,我們都以為很是的于心不忍,很是的令人感應。其時黃肇松先生他們《中國時報》方面也做了很是多的事情。
郭偉峰:第一步確實很艱巨,短短的一二百米走了40分鐘,臺灣媒體為了搶鏡頭都在斗毆,一片雜亂。在雜亂之中我跟小范溘然看到了一位笑容可掬的,就是坐在我身邊的黃肇松先生。肇松,我們叫他“肇公”,他的微笑給我們帶來一股暖和。作為一個見證者,黃肇松先生來給各人先容一下其時的臉色和感覺。
黃肇松:主持人好,列位網友好,先憶苦思甜吧,他們兩位也談了一些。
Copyright 2020© 東莞市立邁電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20136922號-1
24小時服務電話:13336555866 郵箱:jimmy@limak.cn
公司地址: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東興路162號振興大廈 網站地圖